做抖音运营的朋友们应该了解到,抖音平台最近公布了新的推荐算法,那我们的作品流量是否受到影响?带着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将深入分析抖音的审核机制、推荐算法核心公式及多元化推荐策略,为了提升作品流量的关键要素做了深入的揭露。所以在挖掘优质内容分发机制的同时,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实操建议,助力其在抖音平台上获得更多推荐与关注。
如今抖音的推荐算法大公开,可以看到现在的推荐算法相对以前来讲完善了很多,其中很多核心的指标和挖塘人之前分享的内容是大差不差,下面挖塘人就给大家再全面地整理一下抖音现在的推荐算法。
当我们在抖音上发布一条视频,我们肉眼看到的是上传、上传成功、审核中、审核通过、推荐这样的流程,所以当我们的视频上传后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进入抖音的审核机制,而抖音的审核机制有以下三个原则:
1、所有的作品都会经过审核
当你的视频上传到抖音的服务器,抖音的机器人就会对这条视频进行审核,你也可以理解为第一轮审核,它会有很多种审核模型对内容进行审核识别,这轮审核的结果有三种情况:
2、流量越高的作品审核次数越多,越严格
如果你的作品已经通过了第一轮审核,它并不代表后面就没有审核了,当你的作品流量达到一个量(动态的)时,抖音还会对作品进行第二轮的审核,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当你的作品流量非常好,然后突然收到通知告诉你说不适合推荐,这就是新一轮的审核结果。
如果你的作品在第二轮审核中也通过了,那就会进入下一个更大的流量池并获得推荐,等到这个视频达到更大的一个量(也是动态的)时,又会被进行第三轮审核,这次的审核标准更高更严格,甚至审核人员一帧一帧地看,当然如果达到这个流量,你的视频已经是现象级别的了。
3、人工审核+机器审核双重机制
这个双重机制想必大家以前就知道,挖塘人之前分享的文章也说过,抖音虽然有两种审核,但是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大概可以理解为机器是流水线的过滤,而人工则是精心筛选。
当你的视频顺利通过了审核环节,接下来就会进入流量池并获得基础流量的推荐,命运的齿轮就此开始转动。
而根据抖音公布的推荐算法核心公式,你的视频的推荐优先级与用户行为行为价值权重有关系。
如果你觉得不好理解,那你可以继续按照挖塘人之前说的,抖音的推荐算法它不知道你的视频内容好不好,但它可以根据用户对你的视频互动行为决定要不要继续推荐。
而用户互动的行为包括点赞、关注、收藏、分享、不感兴趣、是否点击作者头像、视频观看时长、评论区停留时长等等,这些行为的比例/数值越高,视频的得分就越高,推荐的优先级也就越高,这点也是大家经常说的点赞率、完播率、分享率等指标。
用户行为指标好理解,那价值权重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价值也很好理解,比如长视频的完播率肯定不如短视频的完播率高,如果按照用户行为指标来计算,那短视频的推荐会大大高于长视频,但是长视频消耗用户的时长、输出的内容要比短视频多,所以平台为了权衡两者的差距就会对长视频的完播率的行为指标进行加权。
再比如,两条时长都是16s的视频,一条是制作精细、画面清晰、内容是平台刚好需要;另一条是粗糙制作、画质一般,内容同质化比较严重,对比这两条视频,肯定是前一条视频的价值权重高于后者。
在《抖音重构推荐算法,3大变化需要留意!》里面,挖塘人就谈到现在的抖音不是从前的抖音,现在的用户也不是当年的用户,单一的内容已经满足不了用户,所以抖音采取了多元化的推荐算法(官方叫多目标推荐算法)。
以前的推荐算法就是用户给哪类视频点赞了,就频繁给用户推荐这类视频,这种做法短期效果很好,但时间久了用户就会腻,搞不好用户看到吐直接卸载,而多元化的内容刚好满足现在的用户需求。
用户是满足了,但对创作者而言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是抖音对你的作品价值的分析维度变多了,以前是看你的视频能不能留住人,现在是看你的视频能不能多个方向留住人。
所以视频的价值太单一就少了很多优势,而在这个方面挖塘人很早之前就分享过《破局运营:如何激发内容的第二春?》,里面谈到创作多价值内容的方法。
其次,抖音上线了「握手模型」,在多元化推荐系统里,创作者和用户的交流变得重要,以前在视频评论区创作者和用户的评论行为都是独立的,但现在抖音的「握手模型」将两者视为互动的行为,所以创作者也要好好地耕耘评论区了。
最后组合拳机制,之前我们说过抖音有「搜推联动」机制,建议大家平时也搞一下抖音的seo,其实除了「搜推联动」组合还有其他组合,比如“收藏+复访”组合、“关注+追更”组合、“打开+搜索”组合等,所以这些组合也可以做做精细化的运营。
此外,抖音的多元化推荐系统对长视频创作者和冷门内容赛道是有利的。
除了上面讲的推荐机制之外,抖音还有一套「加权」版的推荐算法。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应该知道抖音去年推出了一个叫「抖音精选」的子品牌,如果你的作品被平台标记为「抖音精选」,那你的作品会获得更多的流量扶持,不过这个需要一定的门槛,要在画面和内容上制作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