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电商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电商开放后台有六大模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各大模块的逻辑及用法,鉴于其小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在这里做一些界面的交互进行详细分析,能给产品岗的伙伴提供一些设计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商家运营后台,又叫开放平台,面向入驻平台的B端商家。B端商家的身份有很多,可以是没有技术团队的商家(有平台诉求),有系统的商家(找外包开发),有自己研发团队的商家。
开放平台的作用有很多,比如解决商家需后台的诉求,提高运营效率,数据获取等等。
简单版本:账户+密码(入驻平台,管理员会提供初始化密码);点击忘记密码,进入到找回密码页面。
1)店铺未登录,进入店铺登录页面(设计出PC版图)
2)店铺X小时内未操作,自动退出登录,跳转到登录页面(X小时可配置)
3)登录风控
备注:根据场景,还有其他风控逻辑(因IP变动而账户不安全)。
4)找回密码页:输入账户、手机号、验证码、新登录密码、确认新登录密码
账户:
5)登录校验:验证账户、密码、验证码的准确性,保存登录信息:比如账户、密码、登录时间、登录IP
备注:
电商通用数据:(以观察实时数据,根据场景来定义)。
订单维度:
UV维度:
备注:是否包含退货退款取决业务
主要分为4部分,该页面必填、非必填字段取决于业务。字段可能用于前端展示、平台和主体结算等。
1)店铺信息
店铺名称、店铺介绍、店铺地址、店铺类型、主营行业、营业执照、店铺LOGO。
2)结算信息
开户行支行、银行账户。
3)联系人信息
联系人名称、联系人电话、联系人住址、联系人身份证。
4)公司信息
公司名称、公司地址、法人姓名、法人电话、法人身份证。
简单流程(工作中画流程图会清晰):运营线下对接&线上对接供应商>创建/编辑商品>审核商品>确认无误后,立即上架/定时上架商品。
我工作时,有运营角色-商品运营同学A和B,A负责对接供应商(线下对接,需我方上下架商品)创建商品,因人工总会出错,B同学的一部分职责就是审核商品(确认商品信息、策略无误后,上架)。
审核流程,可以有各种方法。最简单就是群里同步,我已审核或者商品什么信息写错,需修改。后续可以做成预警监控和流程化,比如A同学创建了商品a,预警通知B去审核;到下班前统计还有哪些商品没审核,可以统计报警出,B同学下班前或者第二天上班看着统计表可陆续审核。
1)商品列表
① 支持创建商品、查询、导出、批量上架、批量下降、批量删除
② 部分列表字段:
2)添加商品
随着业务复杂,字段增/隐藏、功能优化;若想体验竞品的商品管理后台,自己可去淘宝、京东等体验开店。
该页面主要分为6个部分:
1)商品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一级二级类目(复杂点可以三级类目)。
2)商品规格信息
根据所写颜色、尺寸,排列组合生成对应规格。颜色:白、粉、红,尺寸:M\L,生成6个SKU商品,维护其成本价、销售价等。
3)商品图文信息
上传主图、轮播图、视频、详情图等。
4)支付信息
5)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维护:
6)售后服务:运营后台支持勾选服务,关联相关功能
7)上架方式
此页面查询用户的购买记录、因异常情况支持发送短信通知、查看开通会员的详情、因某些场景用户恶意刷单/退货/薅羊毛将用户拉黑(设置拉黑规则)、用户申请注销会员等等。
订单管理列表分以下6个部分:(此图针对场景1个订单1个sku,现实中会出现1个订单多个SKU商品)
1)基本信息
待支付、待发货(支付成功无物流信息)、已发货(导入物流信息)、订单完成(终态:用户前端确认收货/订单状态流转)、订单取消。
创单时间:
2)下单商品信息
商品名称:
参数规格:
3)下单金额信息
优惠后商品金额/个:
4)物流信息
5)支付信息
6)售后信息
以上为电商开放平台6大模块,基本能满足业务使用。具体字段、字段功能还要在具体业务中定义。